汽车篇 | 行业近期快讯

2026年量产交付,小鹏汇天将在广州建飞行汽车量产工厂

8月5日,小鹏汇天宣布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B2轮融资。小鹏汇天即将在广州开发区建设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向界面新闻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飞行汽车工厂建设,主要用于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量产工厂计划于10月份动工,年产能预计为1万台。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实际上是两个产品,包括陆行部分的增程式混合动力皮卡,可乘坐4到5人,以及飞行部分的有人驾驶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可乘坐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陆行体与飞行体可自动分离结合,陆行体作为飞行体的运载工具和充电站。赵德力提到,“陆地航母”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预售,有望在2025年获得型号合格证,并于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详情请见:

https://mp.weixin.qq.com/s/O9lldPatz6Ic0lEI-NLwGg

信息来源:汽车材料网

时间:2024年08月07日

 

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7月在华销量齐跌

7月份,日本三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全面下滑。其中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已连续六个月下降,日产也连续四个月下滑。据财联社报道,最新数据显示,7 月份日本三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全面下滑。其中,丰田汽车销量为 143,400 辆,同比下降 6.1%;本田销量为 52,567 辆,同比锐减 41.4%;日产汽车销量为 47,102 辆,同比减少 20.8%。更为严峻的是,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已连续六个月下降,日产也连续四个月下滑。这一系列数据凸显了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IT之家注意到,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日本车企,如今市场份额持续萎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其次,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科技感和个性化,而日本车在这些方面相对保守。再者,全球供应链问题和半导体短缺也对日本车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详情请见:

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855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8-07

 

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7月在华销量齐跌

7月份,日本三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全面下滑。其中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已连续六个月下降,日产也连续四个月下滑。据财联社报道,最新数据显示,7 月份日本三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全面下滑。其中,丰田汽车销量为 143,400 辆,同比下降 6.1%;本田销量为 52,567 辆,同比锐减 41.4%;日产汽车销量为 47,102 辆,同比减少 20.8%。更为严峻的是,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已连续六个月下降,日产也连续四个月下滑。这一系列数据凸显了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IT之家注意到,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日本车企,如今市场份额持续萎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其次,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科技感和个性化,而日本车在这些方面相对保守。再者,全球供应链问题和半导体短缺也对日本车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详情请见:

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855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8-07

 

中国 2024 上半年汽车出口量再次超越日本

8 月 6 日消息,据《日本经济新闻》8 月 1 日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位居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今年上半年向海外出口了 279.3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31%。日本汽车工业协会 7 月 31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日本汽车出口量比上年同期略微减少,为 201 万辆。这意味着自 2023 年全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后,2024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再次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2023 年中国以 491 万辆的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后者同期汽车出口 442 万辆。

详情请见:

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817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8-06

 

本田中国:东风全新电动专用工厂 9 月投产,广汽全新新能源工厂 11 月投产

7 月 26 日,本田中国发文称公司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本田在中国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转型,正在建设的东风本田全新电动专用工厂将于 2024 年 9 月投产,广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厂将在 2024 年 11 月投产。目前本田在中国拥有 7 条汽车整车生产线,合计年产能为 149 万台。广汽本田计划 2024 年 10 月关闭年产能为 5 万台的第四生产线。东风本田计划 2024 年 11 月将年产能为 24 万台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调整后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 149 万台变为 120 万台。7 月 25 日,有报道称本田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一家工厂,并停止另一家工厂的汽车生产工作。本田将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中国削减 3 成汽油车产能,将通过关闭工厂等举措,削减约 50 万辆的产能,这相当于本田全球产量的 1 成。报道称,本田将把在中国的汽油车年产能由 149 万辆缩减至 100 万辆。当前日系车在中国明显陷入低迷的局面,本田此次减产将在日本车企中创下最大规模纪录。

详情请见:

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226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7-29

 

广汽埃安:印尼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前后建成投产

从广汽埃安获悉,7 月 26 日,首批整车出口至印尼的 500 辆埃安 AION Y Plus 在新沙港口装船启程。官方表示,继 7 月 17 日泰国工厂建成投产后,印尼市场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广汽埃安表示,目前以整车出口的方式来满足当地消费者高涨的纯电车需求,同时持续推进印尼工厂的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后将实现印尼工厂的建成投产。届时,广汽埃安将以本土化生产的方式,以“泰国 + 印尼”双工厂为核心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并辐射至全球其他国家。而除了 AION Y Plus 之外,第二代 AION V 等更多车型也有望进入印尼市场。

详情请见: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219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7-29

 

富士康将在郑州重点布局电动车试制中心、固态电池项目

7月24日,鸿海科技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同河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将重点聚焦富士康“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即以“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为发展重点,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布局电动车试制中心、固态电池等项目。项目一期选址位于郑东新区,建筑面积约700公亩,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总部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战略产业发展中心、战略产业金融平台、产业研究院和关键人才中心、营销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此次战略合作将重点聚焦富士康“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即以“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为发展重点环。

详情请见: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5062

信息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4-07-25

 

李尔重要制造基地落户上海临港

近日,李尔汽车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临港基地正式开业。该全新制造基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核心区域,厂房面积达1.4万平方米,将承载李尔重要产品的生产制造,同时将实现全面智能制造。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 场以来,李尔不断加大投资在中国本地的研发和智能制造。李尔上海临港工厂的落成,是李尔继续投资中国、加大发展中国业务的重要里程碑。

详情请见:

https://www.semi.org.cn/site/ecar/article/fdf6794989ec4bbd9e91bbcb8a476f...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7-26

 

松原股份汽车项目落户合肥

松原股份全资子公司合肥松原拟与巢湖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巢湖市当地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套汽车方向盘总成和4000万套关键零部件项目。7月25日消息,近日,松原股份公告,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松原拟与巢湖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巢湖市当地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套汽车方向盘总成和4000万套关键零部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用地面积约200亩。松原股份公告称,巢湖市隶属于合肥,合肥市是近年汽车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赛道崛起最为迅猛的地区。本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满足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公司全国范围内的产能布局。据了解,目前松原股份已量产配套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大众(安徽)、蔚来、江淮、吉利、长安、上汽大通等。这些企业均落户在安徽省内或周边地区。

详情请见:

https://www.semi.org.cn/site/ecar/article/fde228113db44ba98f9435db1d1a4a...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7-25

 

广汽、立讯精密合作新进展:合资公司正式建成投产

日前,广汽集团宣布,其与立讯精密合资设立的立昇科技已正式建成投产。立昇科技由广汽集团与立讯精密于2023年6月合资成立,公司主要致力于实现汽车核心域控部件研发与生产的本地化。其中,立讯精密控股45%,而广汽则通过广汽集团与广汽零部件两家公司,持股比例也达到45%。2023年9月,立昇科技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投建智能驾乘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旨在研发生产驾乘监控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智能网联核心产品。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额约30亿元,预计2024年实现量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约100亿元。历时近10个月,7月初,立昇智能驾乘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第二批建筑顺利通过竣工联合验收,标志着该智能驾乘项目全面建成。据了解,目前立昇科技已具备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的软硬件研发能力,和规模化生产交付能力,并实现了智能座舱域控、中央域控、车联网终端、高压线束等多个产品的量产交付。

详情请见: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4984

信息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4-07-24

 

小鹏与大众签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协议

继4月双方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全力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根据今日签署的协议,自2026年起,大众汽车品牌在华生产的纯电动车型,将搭载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这包括基于全新CMP平台开发的车型以及未来计划在中国推出的MEB平台车型。此举将降低系统复杂程度、提高成本效率、加速在华车型阵容的数字化,从而推动集团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转型。这一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由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CARIAD中国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

详情请见:https://www.autoinfo.org.cn/#/index/detail/IndustryDetail/3074846

信息来源:汽车之家

时间:2024-07-22

 

比亚迪在日本电动车市占率达到近3%

7月1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在日本售出1,084辆汽车,目前在日本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2.7%的份额。在日本市场,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信赖度很高,日本汽车制造商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口车来说,当前外国品牌在日本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排名第一的梅赛德斯-奔驰的占有率仅为1%左右。比亚迪算是增长势头显著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向日本投入了价格合理的400万日元左右的电动汽车,攻占了市场。预计比亚迪在日本电动汽车市场的攻势将持续下去,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8%。

详情请见:

https://www.semi.org.cn/site/ecar/article/d378cb2ea7a047349b73665271c1bb...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