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篇 | 行业近期快讯

投产不足 4 年,日产汽车宣布关闭中国常州工厂
IT之家 6 月 23 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日产汽车已经宣布正式关闭其位于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日产汽车发言人表示,日产汽车与在常州的合作伙伴 —— 东风汽车共同运作的工厂已经停产,该厂主要生产逍客 SUV,年产量约 13 万辆。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总产量为 160 万辆,其中常州工厂占其产量的 8%。公开资料显示,2018 年日产与常州市政府签订协议重组常州基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随之成立,并于 2020 年开始生产。东风日产常州工厂主要生产逍客车型,2020 年 11 月 18 日,该工厂正式下线第一辆车。然而,仅仅不到 4 年的时间,日产这座在华最新工厂便宣布关停。据IT之家此前报道,6 月 7 日,日产汽车公司公布了 2024 年 5 月中国区业绩。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 5 月销量为 64,233 台,同比下降 2.8%。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6-2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达产
据“深圳发布”消息,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整车项目于日前已实现达产,每天产量达到750辆。今年3月,工信部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新能源乘用车工厂迁址扩建。此次实现达产,标志着比亚迪迁址扩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悉,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期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2100亿元,可提供5.4万多个工作岗位。另据《深汕特别合作区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深汕将大抓产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比亚迪项目一期满负荷生产、二期产能爬坡。
详情请见:
信息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4-06-20
 
 
小米汽车电池来了,宁德时代北京基地正式开工
6月18日,由宁德时代、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小米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据悉,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采用宁德时代最先进的高节拍、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化产线。迄今为止,宁德时代已成功携手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以及吉利等众多国内头部汽车集团,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并共享利益,以此构建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而此次北京基地的开工,也正式与北汽集团、小米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根据此前信息透露,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于5月17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孟祥峰,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电池制造。
信息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4-06-19
 
 
日企住友电工电子线三期项目在苏州高新区投产
据苏州高新区商务局消息,住友电工(苏州)电子线制品有限公司电子线三期厂房落成投产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据悉,此次新工厂将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电线产品的生产规模。达产后,预计新增高性能特种电子线产能6000千米/年,将进一步完善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了解,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897年,是世界500强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住友电工(苏州)电子线制品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为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需求,公司投资建设三期厂房,导入先进技术产品,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电线产品的生产规模。
信息来源:大半导体产业网
时间:2024-06-14
 
 
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项目落户金坛
日前,金坛经开区与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预计今年9月开工。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专注于自动化及车载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内自动化的专业配套厂商,提供从轴心、端盖、外壳、齿轮到减速机全套零组件的服务和产品。公司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西门子、三菱数控等知名企业。
信息来源:新华网、常州日报
时间:2024-06-13
 
 
莱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江苏太仓
6月7日,江苏太仓市高新区举办莱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签约活动。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税收7000万元。莱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于太仓高新区,新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减速器壳体等精密加工零部件,配套服务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等客户。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6-12
 
 
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竣工验收
近日,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已通过竣工验收,将于今年7月投产。近日,北京亦庄官方透露,作为北京市在氢能领域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之一,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已通过竣工验收。据了解,此次项目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包括生产厂房、测试车间、研发中心兼办公楼、实验室、综合站房、废品库、供氢站7个建筑单体,主要承载以丰田技术为基础的氢燃料电池堆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功能。该项目的主体由落户北京亦庄的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构成。根据计划,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将于今年7月投产。届时,该项目将集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经过初期的产能爬坡阶段,形成年产5000-10000台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能力,预计达产后每年可带来30亿-50亿元的工业产值。此外到2026年,项目二期启动将实现产能翻番。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6-11
 
 
广汽集团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7日消息,6月6日,长安汽车与广汽集团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称将在共性平台与技术、产业链生态、国际业务和产业基金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6-07
 
 
日产停止研发燃油发动机:我们的未来是电动汽车
6 月 4 日消息,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减少碳排放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行业格局正处于微妙的转变之中。近日,日产汽车明确表态,将坚定不移地全面转向电动化。据澳洲媒体 Drive 报道,日产汽车负责非洲、中东、印度、欧洲和大洋洲地区的高级副总裁弗朗索瓦・贝利 (Francois Bailly)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未来是电动汽车。”贝利进一步指出,日产汽车的 e-Power 混动系统是迈向全面电气化的“垫脚石”,并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会在新的燃油发动机动力系统上进行投资。” 对于何时将全面停产燃油车,贝利拒绝给出具体时间表,他表示这将取决于各地区法规和市场需求。日产早在 2023 年 9 月就宣布,将在 2030 年实现欧洲市场纯电动化,并于 11 月再次强调,未来所有欧洲市场的新款车型都将是电动汽车。
信息来源:IT之家
时间:2024-06-05
 
 
斯巴鲁、丰田、马自达将分别开发三种电动化时代新型发动机
自丰田中国官微获悉,斯巴鲁、丰田、马自达三家公司为实现碳中和,宣布三家公司将分别开发三种适合电动化的新型发动机。据悉,新型发动机力争实现与电机、电池等电驱动单元的最佳组合。除了通过发动机小型化来改变汽车的布局之外,还可应对多样化的碳中和燃料(CN燃料),旨在实现发动机的碳中和。三家公司一直通过开发各自代表性的发动机,来帮助消费者实现多样化生活方式。报道称,新型发动机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发动机个体的性能,更以结合电驱动单元为前提,力求实现发动机和电驱动单元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发挥最佳功能。此外,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在实现高效率和高输出的同时也将实现小型化,并改变汽车的布局。通过这些,将进一步降低前机盖的高度,提高设计感和空气动力性能,改善燃油效率。未来也将不断推进研发,对应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制。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6-03
 
 
宇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项目动工
6月2日,宇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项目奠基庆典在潼湖生态智慧区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黎明,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相关负责人及广东宇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据了解,宇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项目是一个以储能、智能终端设备、智能家电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智能化工厂,占地面积87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625平方米,包括厂房9栋、宿舍2栋。项目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商业储能产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高分子新材料等。项目总投资达9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40亿元,年缴税1.17亿元。
信息来源:惠州日报
时间:2024-06-03
 
 
广汽埃安多款车型将搭载爱芯元速智驾芯片
广汽埃安将在其智驾系统中采用爱芯元速高性能ADAS芯片M55H,并计划在多款新车型上量产装车。5月30日消息,AI芯片创新公司爱芯元智旗下车载业务品牌“爱芯元速”宣布与广汽埃安达成系列智能驾驶项目合作。广汽埃安将在其智驾系统中采用爱芯元速高性能ADAS芯片M55H,并计划在多款新车型上量产装车,双方首款合作车型预计将在今年二季度量产。据了解,M55H提供8TOPS的算力,具备低功耗、高性价比、成熟可靠、安全易用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ADAS前视一体机、CMS(电子外后视镜)、DMS(驾驶员监控)和OMS(车内监控)等。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5-30
 
 
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信息来源:新浪汽车
时间:2024-05-30
 
 
广汽旗下因湃电池增资至20.8亿元 预计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近日,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约20.8亿元。据悉,该公司现由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资料显示,因湃电池成立于2022年,由世界500强企业广汽集团孵化、广汽埃安控股的电池公司,公司位于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占地约666亩,总投资109亿元;主要开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首条6GWh电池量产线已建成投产,2025年完成36GWh产能建设。随着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竣工,广汽埃安已全面打通上游矿产、原材料加工、换电站、充电站、储能站、清洁能源、电池应用、回收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完成能源生态闭环,成为全球极少数实现电池全栈自研自产的主机厂。此外,据透露,2026年,全固态电池将在因湃产线量产,并率先搭载于昊铂品牌车型,不断定义电池新标准。
信息来源:海融网
时间:2024-05-28
 
 
三菱电机和爱信计划成立电动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
5月27日消息,据悉,三菱电机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爱信计划成立一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在价格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利用双方的综合规模提高研发效率。该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将开发和生产节能逆变器等零部件,旨在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信息来源:eCar
时间:2024-05-27
 
 
本田全面布局电动化事业,投放10款纯电动车
到2030年,本田计划实现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占比达到40%,纯电动车的年产量达到200万辆以上。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中,Honda再次加速其电动化事业步伐,目标直指2040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100%的销售占比。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本田(Honda)公司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电动化事业发展的举措,其中包括电动化目标的推进思路、采购与生产结构改革、电动化产品线战略、财务战略等方面内容。为迎接2030年纯电动车普及期,官方表示将会战略性地在全球投放产品,同时还将进一步提高目前市场表现强劲的混合动力技术性能,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产品阵容。全球化纯电动车“Honda 0系列”,将于2026年在北美市场率先投放,并且在2030年前,本田将会在全球投放7款车型,覆盖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国市场方面,本田计划在2027年前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5年,力争纯电动车销售比例达到100%。除目前已经推出的e:N系列外,本田还将通过已发布新型纯电动车“烨”品牌,持续扩大纯电动车产品阵容。
信息来源:网易汽车
时间:2024-05-24